1983年我負笈美國曼菲斯大學(the University of Memphis)展開新的學習旅程。抵美第一件事就是開始尋找口琴老師,在當時沒有網路的年代,一開始並不是那麼順利。此時好友茒永泰匯來一大筆款項,指示只要是錄音帶(那時CD才剛問世,尚不普及)或教材上有「Harmonica」這個字的通通買下來,一次透過郵購買到一卷錄音帶──Pete Pedersen(口琴)與Jim Watkins(鍵盤)共同錄製的《Music and Memories》,內容都是40、50年代的美國老歌,音樂對我來說完全陌生,毫無共鳴,但卡帶上介紹這位口琴家就住在Memphis,我想如果他的口琴技巧都已經可以出唱片了,雖然聽不懂,但應該有一定的水準,不如就拜他為師吧。

Pete Pedersen & Jim Watkins Courtesy of clansworth

只是卡帶上沒有留下任何聯絡的方式,80年代如果要找人是沒辦法Google的,唯一的辦法就是查電話簿,所幸那時大家不注重隱私,姓名、地址、電話都是大大方方的刊登在電話簿上供人查詢,在每一間自助洗衣店裡總會擺上幾本,黃色電話簿是專門刊登工商服務及商家電話,白色電話簿則刊登一般個人電話。

對我來說 Pete Pedersen 這個名字實在太特別了,當時我覺得這肯定是藝名,正確的名字應該是 Peter Pederson ,因為我受過的英文教育讓我以為美國人不是叫 Peter 就是 John!不過竟然真的讓我在電話簿裡找到一位叫 Pete Pedersen 的,只是剛到美國,英語聽說能力很爛,我還不敢跟外國人講英語,所以是先寫了一封信問他願不願意收私人學生。沒想到過幾天突然在宿舍接到一通外國人打來的電話,一時間頗受驚嚇,好不容易才搞清楚原來是 Pete 本人打電話給我,迷迷糊糊地約了時間,就開始每兩週的週五利用他下班以後,到他的音樂製作公司 Peter Buck Productions 上課。

老實說那時候我還真不知道 Pete Pedersen 是何許人物,只當他是一位和善的老先生。閒聊幾句後他要我吹首曲子給他聽,我忘了當時是吹奏甚麼曲目,應該是《Danny Boy》,因為我可以背譜演奏曲子除了這首就剩《望春風》了。我自信吹得還算流暢,他也很滿意地稱讚「Good!」哈哈!重點來了,當美國人說你 Good 的時候千萬別當真,後面才是重點。

「但我聽你演奏時,常常用鼻子呼吸,這點一定要改。回去練習時Pinch your nose (捏住你的鼻子),不要讓氣從鼻子漏掉。不然你嘴巴一邊吹,卻有一半的氣從鼻子跑掉,音量就只剩一半了。」

我內心不禁OS:「什麼?吹複音口琴時,老師常要我們用鼻子幫忙調節呼吸,不是嗎?半音階口琴只有一支簧片,常讓我滿腔熱血無從發洩,很怕把口琴吹爆,所以才用鼻子調節呼吸,這不行嗎? 」不過當時沒敢說出口(當然也是因為不知道怎麼用英語說。)

P:「有沒有甚麼其它問題?」

我:「請問你吹的是甚麼口琴?」這個很重要,我想這一定是很多人想要知道的秘密。

P:「我大多吹Hohner 280,因為我喜歡16孔口琴的低音。但錄音的時候我會用64X。」(好,下課馬上訂一把280)

P:「那你想學些甚麼呢?」

我:「我希望能用半音階口琴吹出12個調子。」

P:「那容易。」他隨手從桌上的文具盒抽出一張五線譜紙,在上面畫上一個升記號、二個升記號、三個升記號…、一個降記號、兩個降記號、三個降記號…

「哪!這就是12個調子,你拿回去練,不會很難。」他說他過幾天要去日本巡迴演出一個月,剛好可以讓我回家慢慢練,並約了一個月後上課的時間。

什麼?就這樣??你還沒有教我怎麼吹啊???即使滿腹疑問,我還是本著儒家以師為尊的精神,老師說甚麼都是對的,回家開始捏著鼻子練習長音及12個大調音階。

  1. 首先是真的用手捏著鼻子練習,但一手捏鼻子,一手拿口琴太難了。

  2. 那改拿支大曬衣夾夾住鼻子,兩手拿口琴練習如何?你可以自己試試看。

  3. 試過以上兩種方法都不太順利,最後我想到一個終極絕命招式,那種窒息的感覺到現在回想起來都還心有餘悸。先到藥局買一大包棉花,撕下兩大球(視個人鼻孔大小而定)沾水後塞進鼻孔,然後開始練習,這樣保證吹奏時氣息百分之百從嘴巴吐出,不會從鼻子漏掉或吸進一絲一毫氣息。

這樣的練習有用嗎?

1998年我去英國參加 Tommy Reilly 的大師班後,轉到 Douglas Tate 家裡跟他上了幾天個別課,他讓我試吹當時他正準備發表的 Renaissance 口琴原型,當我在他家廚房把這把口琴吹得像小號一樣響時,他說「Wow!你肯定是這個世界上能將這把口琴發揮到最大聲的前五名之一。」

當時我只出了八成力氣。為什麼不再吹上去呢?

別人對 Renaissance 評價如何我很少聽到,我吹的是 Tate 為他自己演奏特別調整的原型口琴,那時推到八成力氣時聲音已經大到連我自己都覺得不科學,很怕把簧片吹斷,一時心虛就不敢再飆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