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rry Adler與他的電影音樂

之前在網路上看到一個迷因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機會是留給有機會的人」

Larry Adler正是這樣一個幸運的人。 Adler 雖然鼓勵大家學看五線譜,但事實上他自己卻從不讀譜,因為他是聽覺型的音樂家,任何樂曲他只要聽過一遍就背起來了,所以也沒讀譜的必要,久而久之五線譜就和他不熟了。

1945年,在一次歐洲勞軍巡迴的路上, Adler 一個人在飯店大廳無所事事地彈著鋼琴,一位身影熟悉的美女上前問他「你彈的是那首曲子?好聽極了。」

「我只是即興隨手彈彈。」

「你可以把這首曲子寫下來嗎?」

「沒辦法,我不會五線譜。」

想不到這位美女不可置信地說「聽起來你(對自己的無知)好像還挺得意的!」

這就是Larry Adler和他的紅顏知己英格麗褒曼相遇的故事。沒錯,就是曾經得過三座奧斯卡金像獎的 Ingrid Berman。

回到美國之後,由於他們都住在比佛利山莊,英格麗褒曼仍不忘督促 Adler 好好學習音樂這件事,逼得他只好乖乖地找來當時在加州頗有名氣的猶太裔作曲家 Ernst Toch 跟他學了近一年的時間,為他日後電影配樂之路打下基礎。

至於為什麼會有人找上他寫電影配樂呢?說到底還是跟鋼琴有關。1953年 Adler 在倫敦一個宴會上彈著鋼琴自娛娛人 (他還是比較想當個鋼琴家),一個電影製片的公關聽到了,走過來問他「你彈得真棒,是甚麼曲子呢?」「沒甚麼,我只是隨手彈彈而已。」就這樣第二天早上他就接到電話請他為當時在正拍攝的電影Genevieve創作配樂。一開始 Adler 極力推辭,雖然上過幾堂作曲課,但他也沒想過一下子就跳到電影配樂這件事,但對方堅持就是要他,在看過劇本之後 Adler 也就勉為其難地答應了。

不過當他的經紀人準備跟電影公司簽約時,才發現對方根本付不出半毛錢。這齣小成本的電影總預算才10萬英鎊左右,戲裡4個主要的男女主角每個人分別只領到1500英鎊的酬勞。他的經紀人勸 Adler 放棄這個工作,不過 Adler 說從來也沒人找他寫電影配樂,以後可能也沒機會了,他還是想試試看,最後以2.5%的(淨利)分紅簽下了合約。本以為一毛錢也拿不到,沒想到最後這齣電影爆紅,還發行到美國角逐1954年奧斯卡金像獎,最後他拿到的分紅比男女主角的酬勞都還要多,這就是一個「機會是留給有機會的人」的勵志故事。

Larry Adler後來又寫過幾首電影配樂,不過他最喜歡的還是《Genevieve》,但真正讓 Larry Adler 名利雙收的電影配樂卻是另一齣與他無關的法國幫派電影《Touchez pas au grisbi》的主題曲《Le Grisbi》,由法國作曲家 Jean Wiener 所創作,原本電影中的配樂是由法國口琴家 Jean Wetzel 演奏; Adler 覺得這首曲子的弦律很美,於是將它收錄在1953年發行的專輯裡,並由唱片公司幫他報名參加法國唱片大賞 Grand Prix du Disque,結果擊敗所有的競爭對手,獲得當年的流行音樂唱片類大獎,成為第一個獲得這個獎項的美國人。

以上樂譜是多年前網友分享他聽寫 Larry Adler 《Le Grisbi》的演奏版本,提供給想研究拉式演奏法的朋友參考。事隔太久(應該有20年以上了)忘記是誰分享的,知道的人再通知我,以便補上資料,謝謝!

參考資料:

LARRY ADLER 的音樂創作

https://www.oktav.com/en/ar/larry-adler/p-af4ab5#all-arrang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