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到維基百科搜尋 “Harmonica Concerto” (口琴協奏曲),會發現有個陌生的名字-- John Sebastian 出現的頻率比 Larry Adler 和 Tommy Reilly 都還要多,當代作曲家為他量身打造的口琴協奏曲不論是質或量都遠超過與他同時期的兩大巨擘。這位傑出的口琴家到底是何許人?為什麼現在很少被提起呢?有人說是因為他長年旅居歐洲,加上英年早逝,所以漸漸被遺忘;我個人覺得是因為他演奏的樂曲難度太高,曲高和寡,加上這些委託創作的作品都是寫給16孔半音階口琴,並非目前古典口琴的主流,所以漸漸就為世人所淡忘。

義大利裔的 John Sebastian 全名 John Sebastian Pugliese (與樂聖--巴赫 John Sebastian Bach 同名,所以注定要走音樂這條路。) 1914年出生於美國費城,父親是位銀行家,家境優渥,除了口琴他對義大利文藝復興史也很有研究,Haverford 大學畢業後他拿到獎學金前往羅馬及佛羅倫斯大學繼續研究並取得文憑,隨後再轉往巴黎做經濟學與地理學的研究,直到歐洲戰雲四起才被家人召回美國;在回國船上正當他為自己的未來--當個職業口琴家或在父親安排下到賓州大學法學院報到感到徬徨之際,遇到當時百老匯知名的歌曲創作組合 Richard RogersLarry Hart ,他們給他的建議是 「真正的藝術家都是天生的,如果硬要他去做其它的事,他都不會感到快樂。」 幾經考慮 J. Sebastian 決定選擇辛苦但讓他覺得快樂的工作--成為一個職業口琴家。

這時候跟他同年的 Larry Adler 已成功地將口琴帶進音樂廳, J. Sebastian 不僅想當個口琴家而且有著更大的野心--當個演奏純古典音樂的口琴家。一開始他只能利用晚上在餐廳、俱樂部演奏一些爵士音樂和流行經典,白天他則自己聘請鋼琴教練,每天苦練6小時,鑽研巴哈、韓德爾、韋瓦第等巴洛克時期的音樂,每隔一段時間他就會在他的演奏曲目中偷偷地夾帶一首古典樂曲,不知不覺過了幾年,飯店老闆才驚覺他的演奏曲目已經全部都換成古典音樂。這樣的改變不僅沒有減少觀眾對他的喜愛,反而讓他成為紐約最高級的俱樂部中炙手可熱的演奏家, J. Sebastian 也開始思考進軍音樂廳。

1941年 J. Sebastian 加入哥倫比亞藝術經紀公司,在王牌經紀人Andre Mertens 的安排下進軍古典音樂市場,逐漸嶄露頭角,成為一個知名的古典口琴演奏家。同時他也積極地邀請當時有名的作曲家如: Alexander TcherepninVilla-Lobos Alan Hovhaness 、 Henry CowellGeorge Kleinsinger 等人為他創作口琴協奏曲,其中他特別喜愛 齊爾品 (Alexander Tcherepnin) 的作品,這首 Op. 86 Concerto for Harmonica and Orchestra 創作於1953年,是齊爾品專為16孔口琴量身打造,演奏的音域從第1孔C到第16孔D 超越4個八度,除了其它口琴協奏曲常見的琶音、雙音、和弦之外,還運用了大量的 3度+八度及八度+3度合聲,甚至連按鍵按一半 (同時演奏C和弦+ bD和弦) 的特殊聲響效果都出現了。由於難度頗高甚少被演奏,最近一次公開演出可能是2018年5月俄國馬林斯基大劇院編舞家 Maxim Petrov 應美國亞特蘭大芭蕾舞團邀請駐團編舞,選用了這首口琴協奏曲作為配樂,由 Robert Bonfiglio 在亞特蘭大芭蕾舞團管弦樂團的協奏下連演4場。

1954年 J. Sebastian 在音樂會後返家途中發生重大車禍,臉部嚴重受傷,當時醫生宣布他以後無法再演奏口琴,傷心之餘他遠赴義大利療傷同時努力復健,結果不到一年奇蹟發生,他又開始活躍於舞台。此後他把演奏的重心移往歐洲, J. Sebastian 表示雖然歐洲的演出酬勞遠比美國少很多,但有相當綿密的廣播電台網絡,演出機會相當多,而他很喜歡這樣忙碌的演出行程。

1980年 J. Sebastian 逝世於法國,他的遺孀 Nadia 委託愛爾蘭口琴家 John Murray Ferguson 幫忙整理他遺留下來的作品,共六大冊500多頁,涵蓋 J.  Sebastian 的練習方法及演奏曲目。

第一冊:介紹 J. Sebastian 的生平、他創作的作品、唱片目錄、音樂會曲目

第二冊:是 J. Sebastian 特別為他的作曲家朋友們整理的,介紹各種口琴可能演奏的技巧、合聲,以及一些知名口琴樂曲的片段及華彩樂段 (Cadenza)。

第三~六冊:收錄 J. Sebastian 16首音樂會經常演奏的曲目(含鋼琴伴奏),並附上口琴獨奏的分析,包括 Corner Switch 、我們之前討論過的第4孔或第5孔「C」的選擇、替代音的選擇。由這些樂曲的演奏分析,我們會發現 J. Sebastian 是個不折不扣 Corner Switch 的擁護者,在他的演奏中左右兩邊的嘴角就跟鋼琴家的左右手同等重要。

這套被 William Galison 譽為「聖杯」的口琴秘笈並未出版,後來由 Nadia 贈送給 J. Sebastian 的母校 Haverford 大學收藏後就被世人遺忘了,因不捨這麼重要的口琴典籍就此消逝,在獲得 J. Sebastian 的兒子 John Sebastian, Jr.  (美國知名流行歌手、作曲家、十孔口琴演奏家) 同意後,特別免費開放給想要研究古典口琴演奏技法的朋友一起分享,想要了解上個世紀初的口琴家怎麼練功,機不可失,趕快去下載吧!

(以下是由 William Galison 提供這套書籍PDF檔的下載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