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7月31日午夜起,美國音樂家工會(American Federation of Musicians,AFM)在主席James C. Petrillo的帶領下,對唱片業者發動全面性的大罷工。這次罷工主要是為了抵制唱片業者對音樂家的剝削,要求唱片業者須提撥更高比例的版稅給音樂家。罷工期間音樂家仍可公開表演、上廣播節目,但禁止錄製新的唱片,影響層面相當廣。本以為短時間就可以解決的罷工事件,後來竟延續了1年半仍不見結束的跡象,驚動小羅斯福總統出面要求工會相忍為國稍作退讓,但工會領袖不為所動,最後終於迫使
美國口琴黃金年代大約是從經濟大蕭條(1929~1933)時開始,那個時期最成功的口琴樂團非Borrah Minevitch and His Harmonica Rascals (約1925~1955)莫屬。當時美國最好的口琴家,除了Larry Adler曾求職被拒之外,幾乎都參加過這個樂團的演出;全盛時期甚至得組兩團,錯開路線,每天在不同城市巡迴演出。
黃青白移民美國的故事宛如電影《航站情緣 The Terminal》的情節一般曲折。以前讀黃青白簡介時,總是被他人在上海為什麼又可以跑到香港上廣播電台?後來又被邀請到英國演出的這一段歷史感到疑惑,以當時的交通應該是不可能做到的,最後總算在美國口琴家Al Smith的“Confessions of Harmonica Addicts”書上找到答案。